良策(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Better Solution Provider

产品详情

LC1810 直流充电桩测试系统

产品功能描述 : LC1810直流充电桩测试检测平台可满足国标直流充电设施检测的要求,可实现自动导出测试报告,对充电设施的电性能指标实现自动化测试,满足充电桩电性能一键测试的要求。尤其适于对充电装置的入网检测、工程验收缺乏检测设备等领域,同时满足充电桩互操作性及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要求,为充电桩的入网检测及验收提供可靠的依据。
产品详情
产品规格
应用展示
  • LC1810 直流充电桩测试系统满足 1000V/250A/250KW 以下直流流充电桩的型式检测要求;可以满足对充电设施的电性能技术指标实现自动化测试,实现自动导出测试报告;可以满足充电桩的电性能一键测试的要求,适用于对充电桩的入网检测、工程验收、出厂试验等领域;可以满足充电桩互操作性和协议一致性自动测试的要求,满足电动车充电站入网检测,为充电站现场验收测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根据相关标准,检测平台主要配备:可编程交流电源、可编程直流负载、功率分析仪、示波器、充电机绝缘状态模拟器、直流车辆接口模拟器、集成控制系统(采集柜、集控台、系统配套软件)及其他通讯辅助设备等。下图为检测平台系统结构图:


  • 可具备直流充电桩工作工况模拟功能,满足充电桩和充电设施的型式测试;

  • 具备测试设备的功率范围:0~300kW

  • 直流桩参数采集范围满足0-1000V采集,分辨率0.01V;测量精度:0.2%FS;

  • 直流电流数据采集范围:0-250A,分辨率:0.01A;测量精度:0.2%FS;

  • 具备直流桩输入输出参数采集通道;

  • 可满足充电设施的电气性能型式试验和安规性能测试,满足以下标准检测的要求;

GB/T  20234.1_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_第1部分: 通用要求  

GB/T  20234.3_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_第3部分: 直流充电接口  

GB/T  18487.1_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充电系统_第1部分: 通用要求  

GB/T  27930_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NB/T  33001_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朮条件  

NB/T  33008.1_201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_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GB/T  34658-2017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NB/T  33-201300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  

Q/GDW  1233-2014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  

Q/GDW  1591-2014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范》  

  • 集成系统所有软件兼容WindowsXP、Windows7等多个版本操作系统。

  • 通讯接口采用RS232、USB、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设计,具备高抗干扰性能、兼容性等特点。

编号

项目名称

对应章节

D0.1001

连接确认测试

6.3.2.1

D0.2001

自检阶段测试

6.3.2.2

D0.3001

充电准备就绪测试

6.3.2.3

D0.4001

充电阶段测试

6.3.2.4

D0.5001

正常充电结束测试

6.3.2.5

D0.6001

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

6.3.3

D0.4501

通讯中断测试

6.3.4.1

D0.4502

开关S断开测试

6.3.4.2

D0.4503

车辆接口断开测试

6.3.4.3

D0.4504

输出电压超过车辆允许值测试

6.3.4.4

D0.2501

绝缘故障测试

6.3.4.5

D0.4505

保护接地导体连续性丢失测试

6.3.4.6

D0.4506

其他充电故障测试

6.3.4.7

D0.4101

输出电压控制误差测试

6.3.5.1

D0.4102

输出电流控制误差测试

6.3.5.2

D0.4103

输出电流调整时间测试

6.3.5.3

D0.5101

输出电流停止速率测试

6.3.5.4

D0.3101

冲击电流测试

6.3.5.5

D0.6002

控制导引电压限值测试

6.3.5.6




编号

对应章节

项目名称

1

5.6.2

输出电压误差试验

2

5.6.3

输出电流误差试验

3

5.6.4

稳压精度试验

4

5.6.5

稳流精度试验

5

5.6.6

纹波系数试验

6

5.6.7

效率试验

7

5.6.8

功率因数试验

8

5.6.9

均流不平衡度

9

5.6.10

限压特性试验

10

5.9.7

软启动试验



编号

项目名称

对应章节

DP.1001

握手阶段充电机发送 CHM 报文测试

7.4.1

DP.1002

握手阶段 BMS 回应 BHM 报文测试

7.4.1

DP.1003

充电准备识别测试

7.4.1

DN.1001

BMS 识别 CRM 报文无 BRM 回应报文测试

7.4.1

DN.1002

BMS 识别 CRM 报文回应错误 BRM 报文测试

7.4.1

DN.1003

收到CRM=”0x00”报文后持续发送BHM报文

7.4.1

DN.1004

收到CRM=”0xAA”报文后持续发送BRM报文

7.4.1

DP.2001

充电机接收 BCP 并回应 CML&CTS 报文测试

7.4.2

DP.2002

充电机接收 BCP 并持续回应 CML 报文测试

7.4.2

DP.2003

充电配置完成测试

7.4.2

DN.2001

收到CRM=0xAA不发送BCP报文

7.4.2

DN.2002

收到CRM=0xAA发送错误的BCP报文

7.4.2

DN.2003

收到CML和CTS不发送 BRO 报文

7.4.2

DN.2004

收到CML和CTS发送报文类型与 BRO 不符的报文

7.4.2

DN.2005

充电配置 BMS 发送≠0xAA 的 BRO 报文测试

7.4.2

DN.2006

收到CML和CTS报文继续发送BCP报文

7.4.2

DN.2007

收到CRO=0x00的报文后停止发送报文

7.4.2

DN.2008

收到CRO=0x00的报文后发送错误的BRO报文

7.4.2

DN.2009

收到CRO=0x00的报文后发送BRO=0x00报文

7.4.2

DN.2010

收到CRO=0xAA的报文后发送BRO=0x00报文

7.4.2

DP.3001

充电机开始充电测试

7.4.3

DP.3002

充电机正常充电测试

7.4.3

DP.3003

BMS 动力电池异常停止充电测试

7.4.3

DP.3004

BMS 动力电池异常停止充电测试

7.4.3

DP.3005

BMS 禁止充电测试

7.4.3

DP.3006

BMS 主动停止充电测试

7.4.3

DP.3007

充电机主动中止充电

7.4.3

DN.3001

进入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L&不发送 BCS 报文测试

7.4.3

DN.3002

进入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S&不发送 BCL 报文测试

7.4.3

DN.3003

进入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L&发送错误 BCS 报文测试

7.4.3

DN.3004

进入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S&发送错误 BCL 报文测试

7.4.3

DN.3005

正常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L&不发送 BCS 报文测试

7.4.3

DN.3006

正常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S&不发送 BCL 报文测试

7.4.3

DN.3007

正常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L&发送错误 BCS 报文测试

7.4.3

DN.3008

正常充电阶段 BMS 发送 BCS&发送错误 BCL 报文测试

7.4.3

DN.3009

BMS 不回应充电机 CST 结束充电报文测试

7.4.3

DN.3010

BMS 回应充电机 CST 错误报文,发送错误ID的BST报文测试

7.4.3

DP.4001

充电机主动终止充电测试

7.4.4

DP.4002

充电机因故障终止充电测试

7.4.4

DN.4001

收到CST报文后停止发送报文测试

7.4.4

DN.4002

充电结束 BMS 无 BSD 报文测试

7.4.4

DN.4003

充电结束 BMS停止发送报文测试

7.4.4

DN.4004

充电结束 BMS 发送错误 BSD 报文测试

7.4.4